中超中游球队为何如此拉胯?保级无忧夺冠无望,比赛如完成任务
来源:优尼特直播2025-08-02 14:07:07中超联赛如今最让人憋火的槽点,恐怕就是那些中游球队的水平直线下滑,甚至沦落到要为保级拼命的尴尬境地了。这种不上不下还缺乏斗志的状态,简直让球迷看得心灰意冷。
中游球队已无昔日风采
中超积分榜现在的样子,活像被人硬生生掰成了三截子。前三名的球队拼了命似的抢分,后三名的队伍又使出浑身解数保级,中间那一长串球队就那么卡在这,不往上够也不往下掉。这些中游球队,往往赛程刚过一半就眼瞅着保级稳了,可离冠军又差着十万八千里,剩下的比赛踢起来简直就像在应付差事,一点儿精气神都没有。
球迷们咋说的?都说他们是“看心情踢球”!想踢就稍微跑两步,不想踢就站那儿跟散步似的。你说这比赛还有啥看头?输赢好像都跟他们没关系,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,领那份工资似的,让人看着就来气。
积分榜形势异常失衡
现在这积分榜,真是看得人心里堵得慌。前三名的优势那叫一个明显,后面的队伍怎么追都追不上;垫底的那三支队伍,又被甩开一大截,苦哈哈的。就说第四名和第五名,整整差了九分,这差不多就是三场球的差距了,你说这还怎么追?
垫底的球队就更别提了,惨不忍睹,连十分都难看到,基本上就是来陪跑的。中游球队,就那么扎堆在中间,上不去也下不来。碰到强队,基本就是送分童子,没啥胜算;对上保级队,又提不起劲儿,好像赢得理所当然,踢得死气沉沉。他们一上场,比赛的悬念基本上就没了,谁看
中游球队堕落典型案例
武汉三镇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,让人看着心里不是滋味。2022年还是冠军球队,那叫一个风光,可今年一开局就来了个三连败,一球没进不说,还净吞了七个球,直接就掉到底儿了。你说这咋掉得这么快
还能为啥?还不是俱乐部欠了一屁股债,没办法,只能把那些主力球员全都卖了换钱。国门刘殿座走了,中场核心张晓彬也留不住,就连主教练都跑到日本去了。新买的那些外援和内援,水平跟之前比,那真是掉了一大截,凑合用,这样的队伍想不垫底都难,真是让人唏嘘。
强队碾压中游球队成常态
现在这联赛,强队打中游球队简直就跟切菜一样简单,一点儿挑战性都没有。就说联赛第12轮,好几支强队那是集体大胜,噼里啪啦一顿揍,加起来灌了22个球,你说吓人不吓人。浙江队被国安打了个0-4,青岛西海岸更惨,直接0-5惨败,一点儿脾气都没有。
中游球队一遇到前五名的队伍,平均每场都要丢3个多球,根本就扛不住人家长传冲吊、短传渗透。那些防守球员站在那儿,跟木桩子似的,球过来了就躲,也不积极拼抢,慢悠悠的。这样踢下去,球队一点进步都没有,球迷看着也闹心。
外援依赖症愈发严重本土球员贡献寥寥
现在这联赛,进球基本上都靠外援包办了,本土球员能进球都成稀罕事了!第五轮联赛总共有22个进球,结果外援就占了19个,本土球员拼死拼活才进了3个,创下了这五年的新低,你说尴尬不尴尬。射手榜前十名里,八个是外援,就剩谭龙这几个快退役的老将还在硬撑着。
年轻的本土前锋?影子都见不着!要么就是不敢射门,要么就是射了门也是偏得离谱。中场那些本土球员,拿个球都跟烫手山芋似的,传两下就给对方了,一点创造力都没有。这样下去,国足选材都成难题了,唉。
中游球队自身问题堆积成山
长春亚泰今年简直成了反面教材里的典型,12轮比赛就拿了5分,牢牢占着垫底的位置。你瞅瞅他们那阵容,老的老得跑不动,小的小得不顶用,四个外援水平也就一般般,说不上多厉害,本土球员就更别提了,技术粗糙得很。
俱乐部也不争气,经营困难得很,训练场破破烂烂的,坑坑洼洼跑两步就能崴脚,工资也发不利索,有时候还拖欠几个月。球员心思都不在踢球上,老琢磨着换个好下家,这样能踢好球吗,根本不可能。
如今的中超由于中游球队水平下滑,比赛悬念越来越小,球迷看得也越来越没劲。虽说有些球队已经开始抓青训,想从根上解决问题,但效果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来。你觉得,到底怎样才能让这些中游球队重新振作起来,让比赛变得更有看头?